跳至正文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18期)

FinTech China

记录金融科技发展的全球趋势和中国焦点

记载科学技术进步的全球风向和中国创新

通过“FinTech China”,让我们一起见证新技术给金融带来的美好未来


FinTech China

Highlighting the global trends and Chinese focus of FinTech development.

Capturing the local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frontiers   

Dedicated by FinTech China, join us to witness and embrace the exciting future of finance brought about by new technologies.

01

国际前沿资讯

泰国央行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测试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

据路透社消息,8月19日,泰国央行副行长Vachira Arromdee表示,央行计划于2022年第二季度测试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


Arromdee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不会影响其货币政策或系统中的货币供应。她还补充称,该试点项目将评估CBDC在有限规模的现金类活动中的使用情况,如接受、转换或支付商品和服务。泰国央行(BOT)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预计CBDC的需求将逐渐增加,并可能成为一种替代支付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现金和电子货币。BOT将评估测试的结果和风险,以确保CBDC对所有人都有利,不会破坏未来的经济和金融稳定。泰国央行曾表示,2021年到2022年间,泰国央行将重点关注零售CBDC方面的研究和开发。零售CBDC作用和地位等同于现金,能够用于线上和线下的多种金融交易。由于其便携性,零售CBDC在其他创新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潜力更大。随后,泰国央行发布有关稳定币的指南,并呼吁就监管咨询提供意见。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thailand-economy-cenbank/thai-c-bank-to-test-retail-digital-currency-for-public-next-year-idUSL4N2PQ1A4

日本金融厅就更严格的加密监管展开辩论

据Nippon援引日本媒体时事通讯社(Jiji Press)8月24日报道,该国金融厅已经开始就针对加密资产实施更严格的监管措施展开辩论,其目的是更好地保护用户。随着加密货币和CBDC等技术创新取得进展,金融厅上月设立了一个监督数字化和去中心化金融的部门,并成立了一个专家小组。


金融厅希望在明年夏天之前制定一套措施,尽量在不阻碍创新发展的前提下,保障新型金融的稳定发展。此前消息,上个月刚上任的日本金融厅(FSA)负责人Junichi Nakajima受访时表示,放松加密监管的时机未到。2019年,金融厅就通过了一项法律修订案,加强对加密货币交易运营商的监管,要求他们以更安全的方式管理用户资产。然而,金融厅认为,运营商没有采取足够的针对洗钱活动和价格波动的措施。而日本央行已经开始了一项央行数字货币实验,不过日本央行表示目前没有发布数字货币的计划。B0J和日本政府正在关注数字货币可能给金融市场带来的风险。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www.nippon.com/en/news/yjj2021082300789/

菲央行意外宣布暂停数字银行牌照申请

当地时间8月19日,菲律宾央行意外宣布,将从九月开始暂停接收数字银行牌照的申请,这也展现出监管机构对这个新兴行业欢迎中更多一分谨慎的态度。


菲律宾央行政策委员会表示,停止新牌照的申请,将允许央行评估现有这些数字银行的表现和对银行系统的影响,同时也能考量这个行业对普惠金融的贡献。监管需要确保商业环境继续允许银行间健康的竞争,使他们能够向客户提供创新且有竞争力的产品。虽然公告中仅提及暂停接收申请,但菲律宾央行行长Benjamin Diokno在简报会上表示,申请窗口将关闭至少三年。菲律宾央行确认,在8月31日前提交的申请将会继续审批,但如果申请人的文件缺失或不能满足牌照要求,将退回材料且不接收后续申请。这一表态也是近期东南亚金融监管加强数字借贷机构规则建设的最新进展。眼下东海集团、Grab等区域互联网巨头平台正着眼于快速拓展金融科技领域的版图。Benjamin行长在声明中表示,随着这些精通技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公司将创新引入银行领域,菲律宾央行有信心正处于实现数字化和金融普惠目标的道路上。截至新政发布,菲律宾央行已经批准了五张数字银行牌照,其中有两家为传统银行将现有牌照转换成数字牌照,目前还有两家公司正处于审批阶段。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www.pymnts.com/digital-first-banking/2021/philippines-central-bank-digital-payments-commerce-gift-cards/

02

国内前沿资讯

京津冀

北京银保监局:应全面停止发布过度营销的互联网保险广告

8月25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专项整治北京地区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有关问题的通知》,全面叫停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在京发布存在过度营销、诱导消费问题的营销宣传广告,包括但不限于“首月1元”“1元升级”“免费赠险”“实物抽奖”“限时停售”等内容,以及存在广告标识不清晰、关闭按钮不显著、整屏诱导点击等问题的广告。

据悉,北京银保监局表示,此举旨在深入贯彻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精神,规范北京地区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活动,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后续,北京银保监局将根据保险机构报送的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管理台账,开展常态化网络监测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置不当营销宣传广告,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长三角

上海将试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

8月24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剧透”了“十四五”时期上海在提速金融数字化转型上将推进的重点项目。局长解冬表示上海将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完善金融科技监管协同机制、风险防范机制。


据悉,“十四五”时期,上海在提升金融科技全球竞争力方面将主要把握5个重点。一是结合重点工作,强化金融科技与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结合力度。二是建设重点平台,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应用。三是聚焦重点企业,促进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四是推进重点项目,探索金融科技监管模式创新。五是围绕重点领域,营造金融科技发展良好环境。

大湾区

金融科技垂直孵化平台总结交流会在深举办

8月24日,金融科技垂直孵化平台总结交流会在深举办。“金融科技垂直孵化平台”通过发布一系列垂直孵化政策,推出垂直孵化沙龙、金融科技独角兽加速成长营、项目辅导与加速、创投孵化计划、项目推介日等多种活动形式,推动金融机构与各类优质的创新团队建立深度联系,不断创新探索孵化新模式。自平台启动以来,累计收到近200个金融科技创业项目报名,经初赛、复审会、决赛的层层评选,最终选拔18项优秀金融科技项目成果。


专家称,通过“金融科技垂直孵化平台”和金融科技项目孵化机制,吸引了一批优秀的高科技创新企业和团队,达成了一批能落地、有成效、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成果,推动了金融机构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做好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通过平台对接,既促进了金融机构之间科技赋能金融,推动金融创新的交流,也提升了银企科技合作的水平,真正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03

市场观察

习近平:提高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8月17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工作问题。


会议强调,确保经济金融大局稳定,意义十分重大。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要夯实金融稳定的基础,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势头,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要落实地方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畅通机制、明确职责、分工配合、形成合力。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提升金融系统干部队伍监管能力,提高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做好金融市场舆情引导。要加强金融法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信用在金融风险识别、监测、管理、处置等环节的基础作用。

六部门联合发布:秉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严肃查处各类逃废债行为

8月18日,央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近年来,我国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等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意见》指出,进一步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支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据悉,《意见》从完善法制、推动发行交易管理分类趋同、提升信息披露有效性、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健全定价机制、加强监管和统一执法、统筹宏观管理、推进多层次市场建设、拓展高水平开放等十个方面,对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意见。下一步,六部门将继续协同发力,推动《意见》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在统筹宏观管理、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改革创新,稳步扩大双向开放,不断提升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04

重点报告摘编

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发布《G20 2020普惠金融行动计划》

2020年10月20日,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GPFI)发布《G20 2020普惠金融行动计划》,重申了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和 G20领导人推动普惠金融的承诺。根据行动计划,GPFI将优先开展字数普惠金融和中小企业融资两个议题的工作:通过利用数字金融创新,增强服务不足和弱势群体中的普惠金融,同时通过金融教育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应对新的数字风险;促进中小企业的普惠金融以支持全球经济的发展。本行动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总体目标

一是提供政策分析、建议和高级指导原则;二是根据G20普惠金融指标监管普惠金融发展情况;三是倡导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四是促进GPFI成员国与全球机构之间的协调,以支持各国的普惠金融工作。


2.优先议题

(1)数字普惠金融 

GPFI将数字普惠金融广义地描述为“使用数字金融服务促进普惠金融”。通过发展数字手段,使金融能够触及此前被排除在外和服务不足的人群(对女性群体尤其重要),为他们提供一系列可靠的、适合其需求的正规金融服务。这包括部署安全和负责任的数字化服务,以可持续的方式扩展正规金融服务的范围,并解决技术带来的潜在风险,包括数据保护和隐私、网络安全、过度负债、洗钱和恐怖融资、其他非法融资风险等。同时,金融教育和消费者保护与监管相辅相成是保护和增强最弱势群体能力的关键因素。


(2)中小企业融资 

GPFI注重改善全球各国,尤其是低收入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行动计划指出,确保有生存能力的中小企业获得可靠的金融服务至关重要,特别是由弱势群体领导的中小企业。


3.跨领域问题

跨领域问题是GPFI在其活动、行动领域和工作成果中将讨论和审议的主题。在优先考虑数字普惠金融和中小企业融资两个议题的前提下,本行动计划提出以下跨领域问题:


(1)促进金融服务在此前难以触及的人群中扩展,特别是服务不足群体(穷人、妇女、年轻人以及居住在偏远乡镇的居民)和弱势群体(老年人、移民以及被迫流离失所的人),同时提高妇女的经济能力。


(2)通过与G20/OECD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组、国际金融教育网络等多边组织的合作和协调,促进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知识普及。


4.行动领域

行动计划在数字普惠金融和中小企业融资两个优先议题下确定了2021-2023年4项行动领域,支持减少服务不足群体和弱势群体金融服务的进入和使用障碍。


整理编辑 / 曹宇曦、陈喆、李思睿、李扬、范修凯、孙越崎、吴婷

往期链接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17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16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15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14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13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12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11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10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9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8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7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6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5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4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3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2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1期)


本系列为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文章同时发布于本院官方网站,地址:https://bjfirst.org.cn/

关于我们

FinTech China是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推出的系列信息产品。

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Beijing Frontier Institute of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Technology,简称FIRST)是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建设的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质的研究机构,专注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科技前沿创新理论研究。

研究院依托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自2014年成立以来在学科建设、国际化发展、政产学研创融合发展等方面积累的优势,积极与北京市开展合作,助力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创新中心。研究院致力于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前沿创新理论研究,发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报告”,通过“科技+金融+应用”的聚集效应,提升“科技+监管”“科技+合规”的双向场景赋能。作为全球监管科技论坛秘书处,研究院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监管机构、行业协会、金融企业、科技公司以及科研院所等各主体良性互动的平台,打造监管科技生态圈和金融科技发展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