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41期)

FinTech China

记录金融科技发展的全球趋势和中国焦点

记载科学技术进步的全球风向和中国创新

通过“FinTech China”,让我们一起见证新技术给金融带来的美好未来


FinTech China

Highlighting the global trends and Chinese focus of FinTech development.

Capturing the local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frontiers   

Dedicated by FinTech China, join us to witness and embrace the exciting future of finance brought about by new technologies.

01

国际前沿资讯

美联储发布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报告

美联储近期发布了数字美元研究报告,探讨了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的问题及央行数字货币的利弊,并征求公众意见。


这篇长达40页的论文被称为“美联储和利益相关者就央行数字货币的第一轮公开讨论”,它没有得出关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任何结论。它详尽地介绍了各种好处,比如在全球金融交易高度数字化的情况下加快电子支付系统的速度。报告讨论的一些负面问题涉及到金融稳定风险和隐私保护,同时包括防范欺诈和其他非法问题。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www.mas.gov.sg/news/media-releases/2022/bank-indonesia-and-monetary-authority-of-singapore-expand-cooperation-across-central-banking-financial-regulation-and-innovation

印尼央行和新加坡金管局加强反洗钱和预防恐怖主义融资合作

印度尼西亚银行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同意加强和加速双方在中央银行与支付系统领域创新的关系,包括反洗钱和预防恐怖主义融资(APU-PPT)。


该协议载入由印尼央行行长贝利(PerryWarjiyo)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董事总经理RaviMenon于上周五签署的谅解备忘录(MoU)中。贝利称,该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为扩大和加强两家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以及应对在中央银行领域日益复杂的挑战,包括反洗钱和预防恐怖主义融资提供了机会。他在官方声明中称,“该谅解备忘录表明了两国央行在推进数字经济和金融以及打击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方面的合作努力。”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www.bnm.gov.my/-/myfw2022

IMF敦促萨尔瓦多放弃将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敦促萨尔瓦多取消比特币在该国的法定货币地位,并对该国发行与这种加密货币挂钩的债券的计划表示担忧。


近日,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的价格普跌。去年9月,萨尔瓦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该计划由该国40岁的总统布克尔(Nayib Bukele)牵头。这意味着数字资产可以用来购买商品、汇款,甚至在该国纳税。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www.cnbc.com/2022/01/25/drop-bitcoin-as-legal-tender-imf-urges-el-salvador.html

02

国内前沿资讯

京津冀

北京西城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示范区

1月30日,北京市西城区发布了《北京市西城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示范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30年,将西城打造成为数字产业驱动、产业数字赋能、数字场景引领的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示范区。


《方案》主要聚焦三个方面:一是聚焦西城特色,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依托西城区金融、文化、央企资源集聚优势、以安全感知的数据原生基础设施为先发引擎和牢固底座,着力培育数字金融、数字文化、数字消费等数字赋能产业;加快推进央企数字新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以创新引领的数字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二是聚焦重点领域,突出标杆引领。聚焦产业发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实施标杆工程和培育标杆企业为着力点。三是聚焦场景示范,推进全方位数字化转型。

长三角

浙江: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冲击9000亿元

1月25日召开的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浙江将以纵深推进数字经济系统建设为主引擎,以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为主阵地,深化数字经济系统建设。


会议出台深化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系统化推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力争突破3万亿元,培育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25家。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联动抓好18个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大湾区

深圳将建数据交易场所,引领大湾区数字经济

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印发《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特别措施》),提到要在严控质量、具备可行业务模式前提下,审慎研究设立数据要素交易场所,加快数据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与流通,鼓励深圳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开展地方性政策研究探索,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信息权益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技术标准。深圳将充分利用《特别措施》建设数据交易场所,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同时聚焦培育高频标准化交易产品和场景、制定数据交易制度规则和技术标准、构建完善的数据交易服务体系、探索国际数据合作四个方面的工作。


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敏表示,本次《特别措施》提出放宽深圳数据要素交易和跨境数据业务等相关领域市场准入,对于提高深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策出台有利于深圳在建设数据要素交易场所、建立数据相关基础制度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路;有利于激发数据要素交易市场活力,实现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增值利用;有利于深圳信息服务业加速对外开放,加快推动数字贸易等新业态发展。

03

重点报告摘编

世界银行集团:金融科技时代金融普惠得支付方式报告

世界银行集团发布了报告“金融科技时代金融普惠得支付方式”。技术创新在金融服务行业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支付领域。近五年来,创新步伐大幅加快,催生了“金融科技时代”。这份报告将金融科技定义为有潜力改变金融服务,刺激新的商业模式、应用、流程和产品开发的技术。新技术是金融科技的核心,这反过来又对支付产品提供和访问模式产生了影响。报告的第二部分概述了金融科技与金融普惠支付方面的相关发展。


金融科技在改进交易账户的获取和使用方面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可以利用金融科技来改进交易账户和支付产品的设计,使其无处不在,提高用户体验和意识,实现效率提升和降低市场进入门槛。与此同时,在运营和网络弹性、客户资金保护、数据和隐私保护和市场集中度等方面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如果管理不当,这些风险可能会破坏金融包容性成果。这突显了有效的监管和监督框架的重要性。此外,应特别注意促进负责任的创新,通过鼓励针对特定群体的需求量身定做的设计,促进不排斥弱势群体的创新。


在金融普惠战略中发现利用金融科技的好处的同时,解决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同样重要。报告还讨论了利益相关方承诺、法律和监管框架,以及金融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金融科技可以支持改进安全交易账户的准入,并鼓励频繁使用。但是,这不是灵丹妙药,存在需要管理的风险。

往期链接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40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39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38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37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36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35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34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33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32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31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30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29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28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27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26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25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24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23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22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21期)

链接合集 | FinTech China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1-20期)


关于我们

FinTech China是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推出的系列信息产品。

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Beijing Frontier Institute of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Technology,简称FIRST)是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筹建的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质的研究机构。研究院依托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和国际联合商学院自2014年11月成立以来在学科建设、国际化发展、政产学研创融合发展等方面积累的优势,积极与北京市开展合作,助力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创新中心。研究院致力于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前沿创新理论研究,发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报告”,通过“科技+金融+应用”的聚集效应,提升“科技+监管”“科技+合规”的双向场景赋能。作为全球监管科技论坛秘书处,研究院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监管机构、行业协会、金融企业、科技公司以及科研院所等各主体良性互动的平台,打造监管科技生态圈和金融科技发展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