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速览
国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1、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将解决交易数据市场的竞争问题
2、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发布警告:非授权机构提供的自动化外汇交易存在欺诈风险
3、荷兰金融市场管理局发现自营交易者在交易算法中大规模依赖机器学习
国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4、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5、济南出台推进金融科技发展意见:提升金融监管智慧化水平
6、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再保留银保监会
金融科技+绿色金融
7、德意志银行宣布采取更多措施以加强净零承诺
8、西非经共体投资与发展银行推出ESG融资框架
9、《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
全球重点报告摘编
10、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发布《2022金砖国家数字经济报告》
01 国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将解决交易数据市场的竞争问题
3月2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宣布将解决贸易市场数据的竞争问题。FCA发布的《贸易数据调查结果报告(Trade data findings report)》指出,获得高质量、价格合理的交易数据对整个金融体系都很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人们做出适当、及时的投资决策。而报告表明,目前市场有效竞争和创新的程度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水平,存在交易市场数据垄断、数据销售方式复杂、数据用户需要承担额外成本等问题。因此,FCA已经启动了批发数据市场研究(Wholesale data market study),将调查基准、信用评级数据和市场数据服务市场的潜在竞争问题。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www.fca.org.uk/news/press-releases/fca-tackle-competition-problems-trade-data-market
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发布警告:非授权机构提供的自动化外汇交易存在欺诈风险
3月2日,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AMF)发布警告,提醒公众对未获得授权的投资机构提供的自动化外汇交易产品保持高度警惕。AMF最近几个月以来接到了来自法国海外领土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的多起投诉,反映有一些欺诈性的外汇市场投资产品正在被某些机构推销。这些机构声称拥有自动化软件和交易平台合作伙伴,但实际上这些平台并未取得必要的授权。多个类似的推销方案向客户承诺不切实际的高收益率,声称需要通过使用“自动化交易机器人”实现,要求客户每月或每年支付高额的订阅费用。针对这种情况,AMF提醒公众要保持警惕,不要轻信此类产品的宣传,并注意保护自己的投资。AMF同时强调,这些推销产品的所谓的合作伙伴并没有取得必要的授权,投资者应该避免与其合作。
相关资讯链接:
荷兰金融市场管理局发现自营交易者在交易算法中大规模依赖机器学习
3月3日,荷兰金融市场管理局(AFM)发布《交易算法中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in Trading Algorithms)》报告。报告显示,荷兰主要的自营交易商广泛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交易。该报告针对四家主要自营交易商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涉及期货和股票等具有流动性的、标准化的金融工具的交易算法中,80%至100%的算法都依赖于机器学习模型。这些模型通过持续预测金融工具的价值,根据其预测结果更改或取消订单。然而,这种复杂的模型也带来了严重的风险,例如,由于模型的复杂性,很难解释模型是如何得出特定的预测,从而引发交易行为,此外,基于机器学习的交易算法还容易产生被操纵的风险。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www.afm.nl/en/sector/actueel/2023/maart/her-machine-learning
02 国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3月3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此举旨在有效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规范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防范化解行业网络和信息安全风险,维护资本市场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据介绍,《办法》全面覆盖了包括证券期货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核心机构、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等各类主体,以安全保障为基本原则,对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提出规范要求,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和信息安全运行、投资者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和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网络和信息安全促进与发展、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其中,在网络和信息安全运行方面,《办法》督促行业机构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包括:要求核心机构、经营机构具有完善的治理架构,强化管理层责任,指定或设立牵头部门,保障资源投入;对核心机构、经营机构的信息系统和相关基础设施提出基本要求,明确等级保护义务等。
济南出台推进金融科技发展意见:提升金融监管智慧化水平
3月4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金融科技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提升金融监管智慧化水平。用好山东省“金安工程”建立的大数据监管平台和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体系,加强与专业中介力量、大型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形成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金融监管与风险监测防控体系,推进线上监管与线下检查相结合,提升地方金融监管效能。依托全市“数字社会”体系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结合数据模型、典型场景等,加强对非法集资的监测预警,提升非法集资线索发现、归集研判、分发查核、打击处置等全链条运行效能。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再保留银保监会
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03 绿色金融+金融科技
德意志银行宣布采取更多措施以加强净零承诺
3月2日,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宣布采取更多措施以加强净零承诺。该银行提出了四个政府政策与承诺:计划在2023年至少在四个领域实现净零排放;进一步加强和明确热煤政策;要求从2026年开始,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中至少90%的高排放客户在进行新的企业贷款交易时必须承诺实现净零排放;积极参与各种倡议和联盟,例如担任净零银行联盟(NZBA)行业工作小组的联合领导者。这些措施和承诺旨在帮助该银行在实现净零排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西非经共体投资与发展银行推出ESG融资框架
3月3日,西非经共体投资与发展银行(EBID)发布了首个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融资框架,表明其致力于重点项目的绿色融资和可持续发展。EBID的ESG融资框架包括四类绿色项目和七类社会项目,包括绿色能源、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方面。这个框架将帮助EBID构建和执行与ESG相关的融资交易,以支持其2021-2025年战略计划中规划的资本部署。
《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
3月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一是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法人金融机构加快绿色转型,提升环境信息披露水平,鼓励有条件的法人金融机构组建绿色金融专业部门、建设特色分支机构,建立完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价体系。二是支持绿色项目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建立“绿色项目库”并定期开展融资对接,对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第三方绿色项目评估认证,加强绿色金融与金融科技相互衔接与赋能。三是支持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支持金融机构运用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为符合政策要求的“两高”企业降耗升级、绿色转型提供贷款。四是丰富环境权益融资模式挖掘绿美生态经济价值。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研究上市碳排放权和以广东电力市场为标的的期货品种。
04 全球重点报告摘编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发布《2022金砖国家数字经济报告》
2022年12月,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发布了《2022金砖国家数字经济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在充满活力的商业发展和不断改善的政策环境下,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但在弥合数字鸿沟、数字治理、改善技术和资金获取方面仍然面临挑战。本报告研究了金砖国家的数字经济政策战略和市场趋势,建议金砖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弥合数字鸿沟,促进私营企业合作,推动新兴数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现对报告主要内容进行摘编,供参考。
(留言索取报告编译全文)
资讯整理:魏昕然、王熙雯、李菁菁
责编:李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