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网络
Global FinTech Hub Network
重点速览
国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1、埃及交易所与埃及金融监管局合作推出监管沙箱“CORBEH”
2、国际清算银行的Nexus项目成功连接欧洲、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支付系统
3、英国政府资助创新实验室以推进苏格兰金融科技监管研究
国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4、江苏省民政厅发布《江苏民政领域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5、银保监会:已实现对公司治理评估工作的全流程线上化管理
6、证券期货业网络安全新规发布:不得强制客户同意收集其个人生物特征信息
金融科技+绿色金融
7、亚洲绿色货运协会与ESG金融科技公司携手合作,以实现可持续融资的绿色化和便利化
8、浙江衢州发布国内外首个绿色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标准
9、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全球绿色金融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潜力巨大
全球重点报告摘编
10、德勤发布《金融科技在可持续金融中的应用》报告
01 国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埃及交易所与埃及金融监管局合作推出监管沙箱“CORBEH”
3月19日,埃及金融监管局(FRA)主席Mohamed Farid和埃及交易所(EGX)执行主席Rami El-Dokany参加中东最大的创业活动“RiseUp Summit”,双方宣布合作推出第一个综合技术创新中心和沙箱“CORBEH”,将为金融科技领域的新项目和新想法提供赞助和孵化平台。作为位于EGX场所的受监管沙箱,“CORBEH”将提供一个平台,在实施之前安全地在非银行金融部门生态系统中进行实验和测试新想法,技术和商业模式。”CORBEH“将促进获得大量资源,包括技术设施、财务、管理、培训、专业知识和指导。它将提供交流机会,为创新和创业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这个创新中心和沙箱将与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合作,寻找机会,使资本市场特别是非银行金融部门的监管框架现代化。
相关资讯链接:
国际清算银行的Nexus项目成功连接欧洲、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支付系统
3月23日,国际清算银行新加坡创新中心(BIS Innovation Hub Singapore Centre)宣布,Nexus模型成功连接了欧元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即时支付系统(IPS)的测试版本,允许用户使用手机号码在这三个国家之间跨境付款。Project Nexus是2021年由国际清算银行新加坡创新中心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联合发布的建议蓝图,概述了如何把各国的零售支付系统全面结合为一个单一的跨境网络,让顾客通过手机或网络设备进行安全的即时跨境转账。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欧元区的连接成功是一个突破,证明了多边即时支付系统连接的技术可行性。在下一阶段,国际清算银行将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中央银行共同努力,通过Nexus连接其国内IPS。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www.mas.gov.sg/news/media-releases/2023/project-nexus-prototype-links-payment-systems
英国政府资助创新实验室以推进苏格兰金融科技监管研究
3月23日,苏格兰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 Scotland)已获得英国政府的资金支持,以加速苏格兰金融监管科技领域的研究和创新。苏格兰金融科技公司计划与行业合作伙伴以及斯特拉斯克莱德和格拉斯哥的大学合作,创建一个新的卓越合作中心:“金融监管创新实验室”(The Financial Regulation Innovation Lab)。该实验室将探索新的技术应用,包括建立监管沙盒、发展新业务以及进行以行业为导向的学术研究,推进金融科技的部署等。目的是提高金融领域的效率、推动风险监管的改革,帮助英国在未来的金融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相关资讯链接:
02 国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江苏省民政厅发布《江苏民政领域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3月16日,江苏省民政厅发布《江苏民政领域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全力推进数字人民币在民政领域场景应用,推动数字化改革在民政服务机构等领域的深化,力争到2025年底,全省民政领域基本形成服务便捷高效、应用覆盖面广、生态较为完善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体系。并重点介绍了在养老服务、彩票销售、公益慈善、社会组织等民政领域的工作任务和推进计划。这是江苏省在发布《江苏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之后,再次发布数字人民币相关试点工作方案,对于其在民政领域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银保监会:已实现对公司治理评估工作的全流程线上化管理
3月24日,银保监会发布题为《银行业保险业健全公司治理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一文。其中在“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方面提到: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开发运行公司治理监管评估系统、关联交易监管系统、股权监管系统,并初步整合形成统一的公司治理监管信息平台。目前,公司治理监管信息平台汇聚了银行业保险业最完整的公司治理基础数据,已实现对公司治理评估工作的全流程线上化管理,可对银行保险机构股权和关联交易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能够按照监管设定进行对比分析和风险预警。监管部门持续开展监管数据治理并推动系统优化升级,着力打造覆盖更加广泛、数据更加全面、功能更加完备的公司治理监管信息平台。
证券期货业网络安全新规发布:不得强制客户同意收集其个人生物特征信息
3月24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取代2012年发布的《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旧版办法》),更好地维护资本市场安全平稳高效运行。《办法》规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合同的约定处理投资者个人信息,明确告知投资者处理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和隐私保护政策,不得超范围收集和使用投资者个人信息,不得收集提供服务非必要的投资者个人信息。出卖投资者个人信息,更为法律不容。核心机构和经营机构利用生物特征进行客户身份认证的,应当对其必要性、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不得将人脸、步态、指纹、虹膜、声纹等生物特征作为唯一的客户身份认证方式,强制客户同意收集其个人生物特征信息。
03 绿色金融+金融科技
亚洲绿色货运协会与ESG金融科技公司携手合作,以实现可持续融资的绿色化和便利化
3月16日,总部位于新加坡的ESG金融科技公司Hashstacs Pte Ltd(”STACS”)宣布与亚洲绿色货运协会(Green Freight Asia Network,”GFA”)建立伙伴关系。运输行业是新加坡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之一,缺乏绿色认证和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标准来指导企业去碳化。GFA和STACS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来支持可持续发展融资渠道,帮助物流企业建立弹性,更好监测和跟踪其向可持续经营的转型过渡。STACS的数字注册表汇编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数据,如燃料消耗、碳排放和碳强度,以及用于对照行业标准和评估碳节约的分析工具。通过GFA认证的物流企业可以利用STACS的ESGpedia数字注册表来展示其认证档案,并使用该平台上的数字工具来追踪和监测其减排情况。这有助于促进可持续投资和绿色金融的发展,并将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浙江衢州发布国内外首个绿色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标准
3月17日,浙江省衢州市发布《银行机构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是目前国内首个出台的绿色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标准。《标准》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中心支行、开化县人民政府、野生生物保护学会联合编制,为金融机构规避生物多样性风险,减少项目开发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提供了方法准则。当前,越来越多的证据和实例表明,金融机构参与的投融资项目有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生物多样性损失反过来也会增加金融风险。面对生物多样性风险,我国金融机构应该如何通过风险管理,化险为夷、化风险为机遇,《标准》在尝试提供“标准答案”。在《标准》中,专家组对具有较高生物多样性风险的行业进行了合理划分,其中包括采矿、能源、水利、旅游、农林牧渔、药物和生物技术制造业等21个行业,并按照每个行业生物多样性主要来源,给出了金融机构对该行业项目的审核要点以及管理办法,帮助金融机构识别和管理项目中的生物多样性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能通过投资风险管理及创新推动金融资源向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倾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注入更多金融动力。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全球绿色金融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潜力巨大
3月25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今日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以“经济复苏:机遇与合作”为主题,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在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近年来全球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地缘冲突又引发了能源市场的波动,新形势新变局为金融支持能清洁能源发展和高排放产业的转型创造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要求。刘金认为,全球绿色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从金融产品来看,绿色债券是目前国际最主流的绿色金融工具,从总体看,合作还处于搭建平台规范标准的初级阶段。要推动跨境融资合作,各种制度体系建设还有待深化。绿色转型是各国面临的共同使命,这为绿色金融发展开始开辟了巨大的空间。第二,为实现双碳目标,要做好新型清洁能源的加法,并做好传统高碳的高产业碳排放的减少,这两个方面都需要金融提供更多的支持。第三,全球进一步深化金融合作,携手把握绿色机遇。一是金融和机构的合作,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开发。二是高度重视中国转型市场和相关的政策。三是推动关键技术实现新的突破。
04 全球重点报告摘编
德勤发布《金融科技在可持续金融中的应用》报告
2022年12月,德勤发布《金融科技在可持续金融中的应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探讨了金融科技在支持卢森堡金融机构的可持续金融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报告》指出,卢森堡金融机构面临来自消费者和监管机构的压力越来越大,它被要求采用透明的决策和消费流程。《报告》建议建立一种多方协作、利益相关者共享信息和最佳实践的方法,并优化对金融科技的监管。现对《报告》主要内容进行摘编,供参考。
(留言索取报告编译全文)
END
资讯整理:魏昕然、王熙雯、李菁菁
责编:李菁菁